在電子產品制造過程中,PCB(印制電路板)的質量和性能至關重要。然而,有時會出現PCB金手指發黑的現象,這可能會對電子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產生嚴重影響。本文將詳細介紹PCB金手指發黑的原因、影響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一、現象描述
在某PCBA組裝后,發現金手指出現了嚴重變色、黃斑、黃點和黑塊等缺陷。這些缺陷不僅影響了產品的外觀,更嚴重的是可能導致電氣性能下降,如接觸不良等問題。從局部放大照片來看,這些缺陷均屬于一種腐蝕現象,只是受到腐蝕的程度輕重不同而已。
二、形成原因
1. 變色
變色通常是由于金層的針孔導致的。當PCB表面的金層存在微小的孔洞時,氧氣或污染物容易進入并接觸到下方的鎳層,從而導致鎳層氧化,使顏色變深。這種變色現象可能逐漸擴散至整個金手指表面。
2. 黃斑
黃斑的形成可能與組裝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有關。例如,工人的唾液飛濺到金手指表面,唾液中的腐蝕性物質通過金層的針孔侵入到底層的鎳層,加劇了腐蝕程度,導致局部出現黃斑。
3. 黃點
這些黃色的小顆粒點可能是由于在沉金層的表面附著了雜物(如清洗液之類)所致。這些雜物在特定的化學環境下可能發生反應,導致局部腐蝕和變色。
4. 黑塊
大面積的黑色缺陷通常是由于金層表面附著了腐蝕性較強的雜質(如鍍液的藥液殘渣、鹽霧溶液等)引起的。這些雜質能夠迅速侵蝕金層下的鎳層,導致黑色氧化鎳的形成,并且由于氧化鎳的上下生長無法阻擋,最終形成大片的黑塊。
三、腐蝕機理
PCB金手指發黑的根本原因在于Ni層的氧化。在ENIG Ni(P)/Au工藝中,化學浸金/鎳的過程中會發生置換反應。當鍍金液反應過于劇烈時,會使鎳層迅速氧化,而形成的金層薄且多孔,無法有效保護下面的鎳層,從而造成氧化鎳的大量生成。這種氧化現象具有偶發性,發生位置不確定,是一種難以預測的隱患,對產品的穩定性構成極大的威脅。
四、解決措施
1. 改善工藝條件
優化PCB制造過程中的化學鍍金/鎳工藝參數,確保鍍金層厚度和均勻性達到最佳狀態,以減少金層針孔的產生。同時,定期檢查和維護生產線上的藥水狀況,及時進行碳處理,保持藥水的活性和清潔度,避免因藥水老化而導致的質量問題。
2. 加強清洗管理
在金手指加工完成后,應加強清洗工序,徹底去除表面殘留的雜質和化學物質,減少污染物對金手指的腐蝕風險。此外,在PCBA組裝過程中實施嚴格的7S管理(整理、整頓、清掃、清潔、素養、安全、節約),保持工作環境的整潔和衛生,防止外部污染源對產品造成損害。
3. 采用替代工藝
考慮使用電鍍鎳/金工藝代替現有的化學鍍金/鎳工藝,以獲得更好的抗腐蝕效果。電鍍鎳/金工藝可以形成更厚、更致密的金屬層,從而提供更強的防護作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更換工藝可能會帶來成本和設備方面的變動,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實際生產情況和經濟效益。
PCB金手指發黑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包括工藝參數不當、人為操作失誤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等。通過采取上述改進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金手指發黑的風險,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,滿足市場對高性能電子產品的需求。